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湖北关下的战斗 ■整理:杨洪霞

  • 語過添情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545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5/8/30 21:57:02
  • 来自:湖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郧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1934年11月中旬,红二十五军奉命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,实行战略转移,挺进鄂豫陕边区,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。
1935年1月19日,红二十五军主力进驻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 (原庙川区)大、小新川一带,建立苏维埃政权。2月15日,他们翻过郧西大梁,进入二天门,随后建立了以刘世让为主席的苏维埃政府。2月17日,红军主力到达回民聚居区,东起卡房,西至湖北口回族乡,驻扎区域长达十余公里,军部设在张家老庄 (今虎坪村八组),在这里镇压了一批反动地主。
2月19日,红二十五军在虎坪涝池大院召开群众大会。会上选举成立了以回民魏茂顺为主席的鄂陕边区泗峡口苏维埃政府。大会结束后,群众燃起火把,分了张家老庄张学智等地主的粮食。
同日,鄂豫陕省委常委会在这里召开,通过了《为完全打破敌人进攻争取春荒斗争的彻底胜利创造新苏区的决议案》。根据决议要求,红军干部迅速在回民聚居区内组织成立了泗峡口游击队和抗捐军,回民魏茂南为泗峡口回民游击队队长,回民马安升为副队长,领导群众投入抗粮、抗捐、抗债、抗夫、抗丁的“五抗”运动。
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不久,当地反动保甲武装、地霸依仗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势力,纷纷杀回来反攻倒算。魏茂南带领回民游击队在坎子山密林中坚持打游击。
1946年7月,我中原突围部队的一部进入群众基础较好的鄂陕边区,在陕西镇安茅坪一带设立乡政府、组建回民支队,在湖北口的西川、桃园沟一带组建游击队,在湖北口、红岩一带筹建乡政权,在虎坪、泗峡口一带发动群众。一些回民青年再次在湖北口内外参加武装斗争。
1947年冬,解放军陈谢兵团12旅挺进鄂陕边区,郧西县城解放。而在鄂陕边境的湖北口一带,却进行了整整两年的拉锯战。
1947年11月17日,12旅36团解放陕西镇安县城。同月下旬,36团挥师东进到达茅坪、泗峡口,将刚刚设立的镇安县人民政府迁至泗峡口附近。镇安县辖湖北口回族乡(庙川区)及今镇安东部,泗峡口至湖北关一带为其三区。36团继续东进时,留下干部在这里组织农会,发展人民武装。组建了五个农会、五个民兵队,约400余人,大部分民兵是回民,其中包括一个20余人的回民妇女小分队。1948年1月,三区组织成立区分队,在审定的45名战士中,有44名是回民青年。
1948年3月,区分队并入镇安独立营,编为三大队三排,排长是回民马平晏。回民排组建后,跟随独立营转战山阳、镇安、旬阳、郧西等地,参加攻打陕保三团等战斗20余次,因作战中英勇善战,常作为尖兵排打头阵。回民排还单独同杨德和的保甲队等地主武装作战30余次,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地主的嚣张气焰。
1949年5月第二次解放白河前夕,湖北口一带回民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,作了各方面的支前准备,妇女们筹军粮,做军鞋,30多名民兵、40多名民夫,共同组成担架队一起上了前线。
1950年初,湖北口回族乡(原庙川区)复属郧西。鄂陕边区各县反动乡保武装逐渐被消灭殆尽,湖北口回族乡也结束了为时两年的拉锯战,从此,这里的回民获得了新生,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